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

高空不適症

很多人都搭過飛機,一旦上了天空,人體處在低壓環境中,身體可能會產生如缺氧、脹氣、耳鳴等反應,如何才能改善或避免這些症狀?

人類開始意識到氣壓變化會帶來許多生理毛病,是19世紀中葉時,發生數起熱氣球飛行員缺氧死亡案例後,科學家才有系統的研究高空生理問題。目前大型民航機的飛行高度往往超過10000公尺,此時外界壓力會降至0.25大氣壓力以下,如果客艙不加壓,人體將會呼吸困難而造成缺氧。大多數的人在海拔3000公尺處會感到呼吸困難,而患有胸腔疾病或是長期大量吸菸者可能在未達此高度就呼吸困難,因此,飛機上的客艙壓力調節裝置會使客艙壓力維持在相當於海拔1500~2400公尺的範圍。


高空氣體膨脹效應

根據波以爾定律(Boyle’s Law),定溫下,氣體的體積與壓力成反比。而人體內如消化道等中空的器官內存有氣體,當飛行高度上升時,氣體體積就會增大,使身體感到不適;如果起飛前剛好喝了碳酸飲料,這些飲料中釋出的二氧化碳將會充斥在消化道中,造成脹氣。因此搭飛機前應多留意飲食,不宜喝碳酸飲料,也應避免嚼食口香糖或吃得太快,而吞進較多空氣。

壓力變化也會造成耳朵不舒服,中耳與外耳之間有一耳膜,由於中耳內部壓力不易與大氣壓力迅速平衡,當兩邊壓力不相等時,耳膜會向壓力小的一邊凸出,特別是下降過程比爬升時明顯。飛機爬升時,外界氣壓減小,中耳來不及調整,內部壓力會大於外界的壓力,不過中耳內部氣體可經由鼻腔排出,使耳膜的內外壓力達成平衡,因此不容易造成疼痛;但下降時,特別在4500公尺以下,因壓力變化較大,外耳壓力會很快大於中耳內部壓力,因此耳膜會向內凸出,造成疼痛,感冒的人症狀尤其明顯。

要克服耳膜疼痛的症狀,可以嚼食口香糖,藉由咬合的動作讓頭顱內的腔室間壓力達到平衡,也可以用「閉口、捏鼻、鼓氣」三合一的Valsalva動作減輕疼痛。Valsalva與擤鼻涕動作很像,即嘴巴緊閉,用手將鼻孔捏住,然後用力呼吸,強迫體內氣體從耳咽管進入中耳,即能使中耳、外耳壓力平衡。



高空減壓病

氣壓的變化也會影響氣體在液體中的溶解度,根據亨利定律(Henry’s Law),定溫時,氣體溶於液體中的量與該氣體產生的壓力成正比,也就是當大氣壓力越高時,液體能夠溶解的氣體量就越多。萬一飛機在高空發生急速減壓(如 窗戶或機身蒙皮結構破裂、機艙加壓裝置受損),原本已經溶於體液內的空氣(主要是氮氣)會因氣壓降低而變回氣態,如果釋出的氮氣氣泡超過肺臟所能夠排出的 量時,氣泡便會隨著血液循環,而滯留於身體各處。隨著氮氣氣泡滯留的位置不同,可能發生各種症狀,造成「高空減壓病」。高空減壓病的臨床症狀很多,例如: 四肢關節疼痛、胸口灼熱、乾咳、呼吸困難、視覺障礙,以及皮膚刺痛或發癢等。
  有些人出國旅遊時會去潛水,由於潛水時人體處於高水壓環境中,大量氮氣會溶解於體液,且潛水越深、 越久,氮氣溶解量就會越多,但上岸後,因為壓力降低,原先溶於體液中的氮氣便會在身體組織中形成細微氣泡,若是潛水後立刻搭飛機,這些氮氣氣泡便會膨脹而 阻塞血管、壓迫神經或引發血液病變,發生更嚴重的「高空減壓病」。因此若是出國旅遊潛水後,應避免於24小時內飛行,多留一點時間讓體內的氮氣透過肺臟排 除。
  在高空中,除了胃脹氣、耳鳴,較敏感的人可能會發現鞋子、腰帶都會變緊,這也是氣體膨脹造成腳腫腰粗的生理變化。因此若想舒適的乘坐飛機,搭機前最好注意飲食、避免潛水活動、穿寬鬆衣服,就能減少不必要的困擾了。
客艙失壓怎麼辦?
  飛機的客艙加壓裝置有時候會故障,導致「客艙失壓」,氣壓遽降,此時飛機必須馬上降低到約3000 公尺或更低的高度,因為氣壓遽降除了造成空氣稀薄,更會影響人體內的「血氧飽和濃度」,導致缺氧。血氧濃度是指血液中血紅素攜帶氧氣的比例,血氧飽和濃度 則是血液中含氧量達到最大的比例,一般人在平地時,血氧飽和濃度約為97%,在海拔3000公尺時會降到約92%,再低就會影響生理機能。
  每個人缺氧的症狀都不太一樣,通常包括頭痛、暈眩、疲勞、興奮感、噁心、視力模糊、呼吸不順、反應 遲鈍、動作不協調、心智行為改變、判斷力變差、意識喪失等症狀,嚴重的話會導致死亡。任何程度的缺氧都會造成傷害,值得注意的是,缺氧的初期症狀往往不明 顯,但對個體判斷力的損害卻可能已經發生,因此即使像飛行員這樣具有豐富相關知識的人,也可能因未察覺而無法立刻化解缺氧的危機,造成空難。




轉自科學人雜誌網站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